2023年,这13款抗肿瘤新药获NMPA“官宣”批准!

网站首页    中文版(PC端)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2023年,这13款抗肿瘤新药获NMPA“官宣”批准!

 

2023年已经落下帷幕。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网站,去年有28款创新药物(不包含疫苗和中药)获“官宣”批准上市(指NMPA官网发布新闻稿),这一数据也创下近3年来的新高。其中,抗肿瘤新药有13款。本文中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新药都有哪些?它们都惠及到了哪些癌症患者?(扫描文下方二维码,您将获得《2023年中国获批上市新药》完整PDF文件)

 

图片

 

武田(Takeda):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

作用机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适应症: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NSCLC

2023年1月,NMPA宣布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武田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上市,适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根据武田早先新闻稿介绍,莫博赛替尼是一种靶向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不可逆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是首款获批治疗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NSCLC的口服靶向药物。

图片

据悉,此次获批是基于一项1/2期临床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纳入114例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的患者。经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患者总缓解率(ORR)达到28%,研究者评估的ORR达到35%。疾病控制率(DCR)高达78%,IRC评估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延长至15.8个月。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提高到7.3个月,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OS)突破至20.2个月。

 

海和药物:谷美替尼片

作用机制:小分子MET抑制剂

适应症:MET外显子14跳变NSCLC

2023年3月,NMPA宣布附条件批准海和药物1类创新药谷美替尼片上市,适用于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治疗。谷美替尼片由海和药物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研发,是一款口服、强效、高选择性小分子MET抑制剂。

图片

支持谷美替尼片获批上市的是国际多中心单臂2期GLORY研究,79例经中心实验室确认为METex14跳变患者12个月随访数据显示,盲态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BIRC)评估的ORR为65.8%,其中初治患者ORR更优为70.5%,经治患者ORR也达到60.0%mPFS总体人群8.5个月,其中初治患者达11.7个月,经治患者7.6个月;mOS总体人群17.3个月,其中初治患者尚未达到,经治患者16.2个月,疗效明确;安全性方面,整体安全耐受。此外,脑转移患者的总体ORR高达85%,也观察到令人鼓舞的颅内抗肿瘤作用。

 

博锐生物泽贝妥单

作用机制:抗CD20单抗

适应症:CD20阳性DLBCL

图片

2023年5月,NMPA宣布批准博锐生物泽贝妥单抗注射液上市,适用于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泽贝妥单抗是一款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该产品抗体导的细胞毒性效应(ADCC)较强,同时具有较大的稳态分布容积,能够对B细胞产生更持久的清除作用,从而发挥更好的药物作用。据悉,泽贝妥单抗的3期临床研究共计招募487例受试者。各项研究结果均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潜力和完全缓解率。

 

贝达药业: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

作用机制:第三代EGFR-TKI

适应症:EGFR T790M突变阳性NSCLC

2023年5月,NMPA宣布批准贝达药业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上市,该药适用于既往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出现疾病进展,并且伴随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治疗。贝福替尼是针对T790M突变开发的一款第三代EGFR-TKI,最初由益方生物研发,贝达药业拥有该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权益。2023年10月,该产品已经在中国获批第二项适应症,用于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NSCLC成人患者一线治疗。

图片

贝福替尼针对NSCLC二线治疗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经IRC评估,甲磺酸贝福替尼ORR为67.6%,DCR为94.8%,中位PFS为16.6个月,中位DOR为18.0个月;34例受试者基线存在内靶病灶,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55.9%贝福替尼用于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临床数据显示,贝福替尼组和第一代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组IRC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22.1个月和13.8个月。相较于埃克替尼,贝福替尼可降低51%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在基线脑转移患者中,贝福替尼仍可降低52%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贝达药业:伏罗尼布片

作用机制: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适应症:肾细胞癌

2023年5月,NMPA宣布批准贝达药业伏罗尼布片上市,与依维莫司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伏罗尼布为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根据贝达药业早先新闻稿,伏罗尼布联合依维莫司治疗肾癌患者的2/3期CONCEPT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主要研究指标PFS为10.0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6.4个月。联合组的次要疗效终点ORR(24.8% vs 8.3%)和DCR(84.2% vs 74.4%)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联合组的中位OS达到30.4个月,相比对照组的25.4个月,数值上有延长的趋势。

 

齐鲁制药:伊鲁阿克片

作用机制:ALK/ROS1抑制剂

适应症:ALK阳性NSCLC

2023年6月,NMPA宣布批准齐鲁制药伊鲁阿克片上市,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替尼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伊鲁阿克是一款新型口服ALK/ROS1抑制剂。该产品已经于今年1月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

图片

伊鲁阿克治疗克唑替尼耐药的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基于IRC的评估,伊鲁阿克ORR为69.9%,疾病控制率为96.6%,mPFS为19.8个月。OS初步数据显示,1年OS率为85.2%,2年OS率为57.9%。在基线脑转移患者中,使用伊鲁阿克治疗的颅内缓解率为64%。而伊鲁阿克针对ALK阳性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3期临床数据显示,伊鲁阿克组中位PFS为27.7个月,降低进展或死亡风险66%

 

驯鹿生物/信达生物:伊基奥仑赛注射液

作用机制:BCMA靶向CAR-T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2023年6月,NMPA宣布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驯鹿生物与信达生物联合开发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成人患者。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是一款靶向BCMA的创新型CAR-T产品,也是首款在中国获批的BCMA靶向CAR-T疗法该产品具有快速和强劲的疗效,并有突出的体内持久存续性,可使患者获得更高、更深的缓解。

图片

 

评估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r/r MM患者的中国多中心1/2期FUMANBA-1研究数据显示,有效性方面,ORR为96.1%,其中91.3%受试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及以上(≥VGPR),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完全缓解(sCR/CR)率为77.7%。91例既往无CAR-T治疗史的受试者中,ORR达到98.9%,sCR/CR率达到了82.4%,12个月PFS率为85.5%。

 

迪哲医药:舒沃替尼片

作用机制:EGFR-TKI

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

2023年8月,NMPA宣布附条件批准批准迪哲医药舒沃替尼片上市,用于治疗既往经含铂化疗出现疾病进展,或耐受含铂化疗,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EGFR exon20ins)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舒沃替尼是一款口服、不可逆、针对多种EGFR突变亚型的高选择性EGFR-TKI。

图片

舒沃替尼片本次获批是基于中国注册临床试验(悟空6,WU-KONG6),这是一项针对含铂化疗进展或耐受的EGFR exon20ins晚期NSCLC患者的单臂多中心2期研究。在接受舒沃替尼治疗的97例疗效分析人群中,经IRC确认的ORR达60.8%,安全性与传统EGFR-TKI相似,整体耐受性好。该研究此前已经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 呼吸医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石药集团: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

作用机制:RANKL单抗

适应症:骨巨细胞瘤

2023年9月,NMPA宣布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石药集团附属公司津曼特生物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上市,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成人患者。纳鲁索拜单抗是一款RANKL单抗。

图片

根据石药集团早前发布的公告,纳鲁索拜单抗在中国的上市申请主要是基于两项关键临床试验。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产品治疗不可切除或手术困难的骨巨细胞瘤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的肿瘤反应率高达93.3%。同时,纳鲁索拜单抗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控的安全性风险。

 

生物:注射用埃普奈明

作用机制: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图片

2023年11月,NMPA宣布批准海生物注射用埃普奈明上市,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2种系统性治疗方案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注射用埃普奈明为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结合并激活肿瘤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4(DR4)/死亡受体5(DR5),通过外源性细胞凋亡途径触发细胞内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罗氏(Roche):格菲妥单抗注射液

作用机制: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

适应症:大B细胞淋巴瘤

2023年11月8日,NMPA宣布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罗氏格菲妥单抗注射液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公开资料显示,这是罗氏开发的一款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

图片

根据罗氏早先新闻稿,此次格菲妥单抗中国获批主要是基于NP30179研究的关键2期扩展队列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8.2个月,IRC评估的完全缓解(CR)率达40%,ORR达52%截至随访结束,多数患者(68%)维持CR状态,中位CR持续时间(DoCR)为26.9个月,不论患者何时达到CR,18个月后约70%患者仍处于缓解状态。在安全性方面,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绝大多数CRS事件为ASTCT 1级或2级。

 

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

作用机制:CD19靶向CAR-T

适应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023年11月,NMPA宣布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公开资料显示,纳基奥仑赛是一款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也是首款中国白血病治疗领域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

图片

根据合源生物早先新闻稿,纳基奥仑赛本次获批是基于一项治疗成人r/r B-ALL的单臂、开放、多中心关键性临床研究,该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数据显示,该产品治疗带来持久的高缓解率,ORR达82.1%,中位随访9.3个月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未达到;在3个月时仍缓解的患者中,1年时预计有80%患者在持续缓解中;无论是否后续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能表现出持续缓解和长期生存获益。

 

鞍石生物:伯瑞替尼肠溶胶囊

作用机制:c-MET小分子靶向药物

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

2023年11月,NMPA宣布附条件批准鞍石生物旗下全资子公司浦润奥生物伯瑞替尼肠溶胶囊上市,用于治疗具有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瑞替尼是针对c-MET的单靶点小分子靶向药物,该产品第二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10月被NMPA纳入优先审评,针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成人患者。

 

图片

 

根据鞍石生物早先新闻稿,伯瑞替尼获批治疗NSCLC是基于多中心单臂临床注册2期KUNPENG研究的积极结果,该研究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领衔。BIRC评估的ORR为75.0%,mDoR为15.9个月,mPFS为14.1个月,mOS20.7个月。初治患者ORR为77.1%,经治患者ORR为70.6%。安全性方面,整体安全耐受。

 

除了上面这些新药,2023年还有很多其它创新药获得NMPA批准,欲了解2023年更多中国创新药的获批信息,请点击阅读“年度盘点2023年中国批准上市的新药”。也期待新的一年,中国创新药行业有更多新药好药获批来到患者的身边,让科学的力量持续造福患者。

 

 

文章来源:医药观(声明:发表/转载本文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公司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据此内容作出的任何判断,后果自负。若有侵权,告知必

2024年1月29日
收藏